第327页
于是元嘉吩咐道:“既然她从孟樘手里拿到了好处,那么尾款就不必给她结了。” 想到林氏抹黑镇北公府的话,元嘉现在还有点心疼送出去当定金的两锭银子呢。 孟樘有林氏纠缠着,现在一个头两个大,根本无心来镇北公府搞事,镇北公府也能平静的度过这段守孝时期。 元嘉被皇帝下旨夺情,孝期间依旧任官,他在兵部看似只是一个左侍郎,但实际上右侍郎也被他发展成了自己人。 兵部尚书就被自己的左右手架空了。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。 皇帝忍了一段时间,又忍不住了。 元嘉得知镇北军的军饷被克扣了三分之二后,立刻去户部找户部尚书要钱:“李大人,克扣军饷的事情可不能随便做啊,不然容易引起军队哗变的。” 户部尚书听着元嘉这隐含威胁的话语,心头苦笑不止,他又何尝想做这种得罪人的事情,但皇帝下了圣旨,他难道还能抗旨不成? 因为孟樘那边被林氏纠缠得迟迟没有动静,皇帝等不及的想了一个馊主意,克扣镇北军的军饷。 皇帝一想到三十万镇北军的军饷是他发的,结果军队是效忠孟元嘉的,还有二十万镇北军驻守在京城外威胁他,他就气不打一处来。 他把军饷给扣了,看孟元嘉能从哪里去搞钱给麾下军队发饷银。 然而皇帝还没为自己力排众议做出来的绝妙主意高兴多久,就被元嘉找上来,直白无比的威胁道:“陛下,您克扣镇北军军饷,若是军队哗变,微臣也控制不住局势啊!” 第142章 权臣【11】 元嘉的话在皇帝心中自动翻译成‘不发军饷就造反哦!’ 他心里冰冷凄凉如下冰雹, 历代还有比他更惨的皇帝吗?自己出钱帮逆臣养军队造反,这钱不想出还不行! 皇帝脸色发青,心中怒火冲天, 然而看着面前长身玉立容貌俊美脸上挂着嘲讽笑意的孟元嘉,他心头一个哆嗦, 如一盆冰水将他浇了个透心凉, 整个人都冷静了下来。 孟元嘉一定是等他拒绝, 他正好借此机会让军队哗变,届时他造反就不是逆臣贼子觊觎皇位,而是为麾下将士讨个公道了。 虽然都是造反,但名声上可大不相同。 皇帝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 沉思一会儿,分析一下利弊, 不禁后悔起自己之前自作聪明的克扣军饷行为,令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。 皇帝对元嘉扯出一抹僵硬又勉强的笑容,说道:“孟爱卿误会了, 朕没有克扣镇北军的军饷,只是国库空虚,暂时凑不够银子,所以延迟几天发放。” 这话谁信啊! 不过元嘉还是假装信了,说道:“既然陛下这么说了,微臣当然还是相信陛下的,不过镇北军三十多万人,都靠这点军饷养家糊口, 陛下还是不要拖延发放了,容易引起将士们不满。” 皇帝深吸一口气,努力压制下心头的震怒,应道:“孟爱卿放心,朕会尽快催促户部筹措军饷,不会再拖延发放了。” 元嘉逼皇帝给了准话还不够,他还找皇帝要了明旨。 皇帝憋屈的给了,元嘉拿着皇帝的旨意去户部找户部尚书李大人,对李大人说道:“这是陛下旨意,还请李大人早日将军饷如实发放下去。” 李尚书看了圣旨,心中暗暗震惊,现在皇帝的处境看来是越来越不妙了。 虽然他也觉得皇帝克扣镇北军军饷的行为是步臭棋,但孟元嘉能逼得皇帝朝令夕改,可见如今皇帝的处境何其不妙。 李尚书心中思绪万千,面上不露分毫,接了圣旨,就道:“还请镇北公稍等几日,筹措军饷需要时间。” 元嘉淡淡的道:“还请李大人多多上心,早日发下军饷。” 李尚书自然不会故意耽搁时间,本来每年镇北军的军饷都是早早准备好的,只是今年被皇帝压了下来。 没几日李尚书就把足额的军饷给镇北军送去了。 朝廷军队吃空饷以及贪污军饷的问题挺严重的,唯有镇北公府一脉掌管的镇北军治军严明,并无这些情况,偶有贪污下属饷银,也会被严厉处罚。 元嘉掌管镇北军后,治军更加严谨,这三十万镇北军的军饷他是全部足额下发的,中途经手的人没一个敢偷摸着贪污的,将士们拿到手的饷银足额,自然对元嘉这个将军更加忠心。 至于真正发军饷的皇帝?不好意思,他在镇北军里并没有什么存在感。 不然镇北军也不会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称作为‘孟家军’了,皇帝也不会那么忌惮镇北公府了。 <<<<<< 转眼又是一年翻篇了。 元嘉快要出孝期了,说是守孝三年,实则是守孝二十七个月,只有两年多。 守孝快结束了,镇北公府里最忙碌的反而是老夫人和严氏这婆媳俩。 因为她们两人在忙着给元嘉挑选妻子,就等着一出孝期就立马定下来,把人娶进门了。 这个世道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元嘉哪怕现在已经是镇北公府的男主人了,但他的婚事还得由严氏做主。 他也没想与哪家小姐来个自由恋爱,严氏想让他娶谁都无所谓,总归不会给他娶一个有问题的妻子。 这日元嘉从京城外的军营回来,刚进府就被严氏叫了过去。 “母亲,您找儿子有何事?”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