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宝扇记在线阅读 - 第139页

第139页

    谢宝扇眉眼微垂,她道,“臣女不通朝堂上的家国大事,却也知道有句话叫投其所好。”

    李恒又问,“如何投其所好?”

    谢宝扇说道,“臣女对端王知之甚少,只要是人,就会有七情六欲,这世间总会有端王想要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她停顿片刻,说道,“至于怀王,臣女在坤安宫当差,偶然听皇上提到怀王上折子要朝廷往云州填人,臣女心里疑惑,今年雨水多,有些地方出现流民,怀王既是要人,把这些流民给他就是,一来算是给怀王一个交待,二来解了朝廷的难处,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。”

    李恒嗤笑一声,他道,“你不懂,怀王叔本就手握军权,父皇担心他拥兵自重,云州那个地方,正是要一直穷下去,方才是父皇乐意看到的。”

    谢宝扇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,她道,“原来如此,我到云州时,只瞧那地方地广人稀,去年又遭了一场疫病,以为安置些流民无关紧要,不想皇上竟有如此深意。”

    李恒瞧了谢宝扇一眼,冷冷的说道,“你莫非是想借着孤的手,暗中替怀王办事?”

    谢宝扇笑着,她坦然说道,“臣女只想为殿下出谋划策,若是殿下有更好的主意,那自是另当别论。”

    不知几时,雨停了,李恒还需上朝,临走前,他看了谢宝扇一眼,说道,“想不到你这个小女子,倒有几分微末见识,等闲了,本宫再找你说话。”

    谢宝扇躬身说道,“是。”

    她目送李恒走远,一言不发的收起雨伞,向坤安宫走去。

    第78章 五月一过,京城连下半个……

    五月一过, 京城下了半个月的连阴雨,去年雪灾,春上雨水泛滥, 今年农户的收成注定要减产,李商为此烦忧不已,多日不曾跨足后宫。

    杨氏在宫中遍布耳目,她和太子偶遇的事,很快就被杨氏知道,杨氏传她到正殿,虽未直接问起他们说话的内容,话里话外却都带着警告的意味, 让她远离太子。

    自从那日在涌道见过太子,谢宝扇就再也不曾见过他, 倒是东宫的杨涛来坤安宫送东西,时常会来探望谢宝扇, 一来二去,两人越发熟悉,偶尔有些宫里宫外的消息, 也会彼此知会一声。

    据闻前些日子, 太子办妥了几件差事,皇上对太子总算不再冷冰冰的, 杨涛说起此事,感叹一声,“这几日太子高兴,我们底下人当差就容易多了,你是知道的,这半年里太子不顺, 纵然是我这个老人儿,也跟着吃了不少挂落。”

    谢宝扇笑着对杨涛说道,“主子们心里不爽快,少不得要拿奴才们撒气,咱们只多顺着些就是。”

    杨涛见她说得容易,压低声音说道,“你说得轻巧,太子喜怒不定,说不得哪句话就惹怒了他,我听小明子说太子上回见了你,难怪那两日太子心情好呢。”

    他在太子身边当差,自是清楚太子对谢宝扇的心思,只是皇后娘娘不许,再者又有传言,皇后娘娘留着谢宝扇,是日后拿来讨好皇上的,想到这里,他忍不住多看了谢宝扇几眼,心道,皇上和太子都中意她,说不好是不是福气,不过,无论如何这人还是值得结交的。

    “杨公公说笑了,我哪里有那么大的能耐。”谢宝扇笑道。

    杨氏笑着拿手指隔空点了她几下,不再提这话茬,说了几句闲话,谢宝扇和杨涛分开,二人各有差事在身,她刚回西小院儿,迎面碰到小喜,小喜说道,“宝扇姐姐,嬷嬷叫你呢。”

    谢宝扇记得早上李嬷嬷说要往正殿去见杨氏,兴许是为了这事,她随着小喜来到李嬷嬷的屋里,果然见她老人家已经整理好账册,她看到谢宝扇,说道,“我要往正殿去,你随我一道。”

    谢宝扇道是,她问过李嬷嬷,收拾好要带的账册,便随她一起来到坤安宫的正殿。

    彼时嫔妃们刚散,严氏看完账本,愁眉不展的说道,“处处都在要银子,本宫只恨没有那点石成金的本领。”

    今年艰难,几个庄子都要欠收,除去每月定例的银子,杨氏还要月月贴补东宫,李嬷嬷迟疑片刻,说道,“娘娘,老奴和扇丫头商议了几回,今年的收成怕是不用指望了,得想法子自救呀。”

    严氏看着谢宝扇,近来李嬷嬷来正殿回话,都会把她带上,只是她不常说话,只有问到她时,她才会开口说几句。

    “你们有甚么法子。”严氏问道。

    她正问着,外头的小太监喊道,“皇上驾到——”

    圣驾已到坤安宫,严氏连忙起身整理衣冠,她扶着宫女的手出门迎驾,李嬷嬷和谢宝扇跟在身后,到了殿外,李商已从御辇上走下来,杨氏行礼说道,“皇上,臣妾迎驾来迟。”

    李商扶起杨氏,说道,“不必拘礼,朕批折子乏了,想着有些日子没来瞧你,便带着人过来了。”

    帝后携手进了殿内,宫女太监陆续送上热茶,李商坐下,他见李嬷嬷和谢宝扇都在,炕桌上放着一叠账册,于是随手翻看几页,对杨氏说道,“皇后也在烦恼庄子上减产的事。”

    杨氏愁眉不展,她道,“臣妾正与李嬷嬷和宝扇商量自救的法子呢。”

    李商饶有兴致的看着谢宝扇,说道,“哦,你们这是有法子了?说来与朕听听,朕也参详参详。”

    这些日子,从各处呈送上来的折子,倒有一半是在诉苦,朝臣们说起救灾,给出的法子永远是减免赋税,这于百姓而言的确大有益处,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何况赋税乃是国之大计,并不能轻易减免。

    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