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节
陈郄一听就知道自己姐妹没问出个名堂的事情被刘喜玉知晓了,这事儿本不是秘密不说,就刘喜玉身边两个包打听,要不是关着门说的话,没有人家打听不到的。 看着刘喜玉这般吩咐下去,下头刘管事正脸应声,陈郄就觉得,刘喜玉这人嘛,虽然平时有点端着,做事儿倒挺仔细的。 回头刘喜玉发现陈郄一脸你还不错的表情看着自己,不知为何,自己心里也有些难以描述的喜悦。 第074章 司家 朝中有人好办事,人贩子的事情很快就有了结果。 这本也是群体作案,到晌午时候,那一浪的人贩子就被抓了回来,连带着解救了十来个小孩子,都是被拐卖的。 刘管事一直在跟陈郄谈江南开设翠玉斋的事情,这些消息也都是刘管事的大儿子报上来的。 也没避着人,刘管事的大儿子亲自走的一趟,火燎火燎的去,有了消息又火燎火燎的回来跟一席人说得清清楚楚。 刘管事能管着江南这么多的铺子,自然跟官府的关系良好,此回刘大去就是走的自己的门路。 加上刘喜玉虽然只是个空头国公,不过到底打着勋贵第一家的名头,突如其来的到了江南,江州的官员们即便不知道对方是为何而来,为了保险起见,也愿意跟人亲近一些。 不过因刘喜玉没有官职在身,又是化外之人,才不敢前来打扰。这会儿有了亲近的机会,自然就不会放过。 案子破得快,被拐卖的孩子这会儿还都在州府里呆着,已经有衙门的捕快们到处通知有谁家丢了孩子,可以到府衙里面去寻了。 刘管事听得点头,对自己大儿子的表现是十分满意的,回头就与刘喜玉道:“既然孩子都是从本城中拐来的,要查清楚那位小郎君的身份,只需一两日足以。” 其实要是生意人家的孩子,在十一二岁已经被当爹的时常带着出门长见识了,刘管事觉得要这孩子真要出身商家,自己也未必不认识。 不过江南商贾多,官员也多,保不齐是哪家官员的孩子,有更合适的法子打听到身份,也就不用他多此一举了。 这事儿陈郄也没瞒着那小子,只管让傅家表妹说与他听。 不过效果并不明显就是了,那小子打着当哑巴的盘算,也不知道心里怎么想的。 倒是累得傅家表妹每天都操心不已,很是让陈郄看不顺眼,想着要把人赶紧送回去。 然而时运不好,好几日过去了,被拐卖的孩子除了那小子全都被找了回去,而更多想来找自家曾经丢过孩子的在时间年龄长相上又难以对得上。 这孩子,就好像凭空出来的一般,都怀疑不是蓬莱县里的。 也有另外一种可能,就是家里人不要的。 陈郄跟刘喜玉唠叨,“要说是家里人不要,何必养得这么白白胖胖的?” “许是家中突逢意外?”刘喜玉也猜了猜。 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,陈郄就道:“干脆让人画了画像贴在街上,看有没有相识的。那么大一孩子,总不能凭空冒出来的吧?要不是这城里的,也得是周围乡绅人家孩子。” 蓬莱县城外还有不少镇子与村落,有卖粮食的,也有卖棉花、布匹的,江南位置好,买卖好做,都卖得起价钱来,所以日子过得也十分不错,那孩子也不是不可能是外面镇子或者村落之人。 小哑巴不说话,陈郄也不可能真把人留下带着走,就只有这么一个法子。 所以等把画像放出去之后,陈郄也没时间关系一个小孩子了,因他们运气好,遇到了个位置不错,也相对安静的铺面要转手。 铺子是刘管事打听到的,他在江南经营了许多年,蓬莱县里的消息总有最快知道的渠道。 就比如这回这个铺子,刘管事先是叫自己大儿子去谈去了,回头就立马赶过来跟刘喜玉报告,“本是司家的铺子,司家掌事的还尸骨未寒,这铺子就要转手了,也是万万没想到。” 没想到归没想到,有便宜还是要占的。 刘喜玉想了想,道:“给宫中贡茶的司家?” 刘管事应声,“对。他家管宫中贡茶事的这一代是上一代的独女,说起来到今年也才三十左右,这半年一直在延请名医,没想到竟是就此病没了。” 司家也算家大业大,拿到宫中贡茶已经两代,没想到也会有断之时。 刘喜玉想了想,“我记得她当初嫁了个读书人?” “是。还生了个儿子,可惜年岁太小,只怕这生意要落到司家别支里去了。”刘管事道。 刘喜玉不这么认为,“司家的贡茶有秘方在手,旁支要能取代当初也不会眼睁睁让一个孤女出来掌事。孩子再小,有秘方在,日后也未必没有出头之日。” 话是这么说,但跟他们也没多大关系,刘管事可没想掺杂进人家家族内部事务里面去,他在江南维持这边的生意已经足够不容易了,并不想得罪任何人。 司家的事情,多少也有些令人惋惜,“要司家那上门女婿扶得起倒也还好,只可惜只是个读书人,不通庶务,就算留下有什么秘方,也怕保不住。” 但凡要有本事一点,也不至于在自己夫人还没下葬,就在开始变卖产业了。 就陈郄得到这消息,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合适得铺子,自然就要跟着刘喜玉去看。 傅家表妹也要跟随一道,陈郄带着人出来就是让人来长见识的,没道理不跟挂裤腰带一样把人带着。 最后只有那哑巴的安置,傅家表妹是想带着人一道的,怕那小子呆在如意楼里没个认识的人会害怕。 陈郄倒不在意这个,见着那小子愿意跟着,也就跟着了。 刘管事带着他们一行去的不是自己大儿子跟人谈事的地方,而是要出售的铺子所在。 从蓬莱县出城,朝着江南书院的方向去,其中还有几家书院,只是不如江南书院盛名,且在不同方向的山腰。 而在几个书院之间,各条路到蓬莱县城有一交汇处,因茶叶为读书人与士人所推崇,又离着山泉近,司家在这个交汇点上开有茶楼。 此茶楼除了卖茶之外,顺带还可品茶,颇受周围读书人喜爱。 这一说,陈郄就有了点印象,毕竟从那条道路过还没几日,那茶楼还隐隐有些印象,“我之前看人来人往还挺热闹的,不像是老板出事的样子。” 刘管事解释道:“商户人家,没那么多规矩,除了喜事会派红利之外,白事一般都不影响生意。特别司家是位女掌事,本身家族都不太和睦,族里更不愿意因此耽搁了。” 司家那位女掌事也算本事一流,不然当初也不会力压其他族人坐稳当家的位置,只是族人里人心不齐,看不起她是个女子,也是被形势所迫,并不心甘情愿。